原帖由 iwawater 于 2011-5-19 18:50 发表 唐总说法有误,协助更正一下。就是关于两种硝化菌的生长速率问题。原表述:“此外在通常条件下,亚硝化菌(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氮)的生长速度低于硝化菌(将亚硝酸氮转化为硝酸氮)”,不是这样的,反了。 ...
使用道具 举报
原帖由 iwawater 于 2011-5-21 11:00 发表 感谢唐总的工程经验和解答。但是对于您的答复:"根据你提供的数据,出水氨氮在200左右。由于氨氮本身对硝化细菌存在基质抑制,各种研究报道不完全抑制,一般在50mg/L以上,因此现在的出水已经完全在抑制浓度以上 ...
原帖由 vic 于 2011-5-20 14:41 发表 唐总,您好!您怎么看采用MBR工艺来处理印染废水,是否可行,难点在哪?谢谢!
原帖由 菜_菜 于 2011-5-21 11:16 发表 IWA的理论知识的确不错 但有一点需要指出,0,1-1的FA对应氨氮浓度呢,pH8的时候,大约占10%吧,对应氨氮应该在10-100mg/L 而在外回流约100%稀释情况下,氨氮可拔高到20-200mg/L 再加之一般都会有大流量的内回流, ...
原帖由 唐一 于 2011-5-21 21:12 发表 你好! 非常感谢这位朋友,由于打字错误将“高于”打为“低于”了,否则在常温条件下就极易会出现“亚硝化”,而厌氧出水(中温)就不会出现“亚硝化”了。对不起!由于自己的笔误给大家造成的误解。 关于亚硝 ...
原帖由 唐一 于 2011-5-21 21:31 发表 谢谢! 说的很对,有时为了简单就没有展开分析。关于游离氨的抑制浓度各家的研究结果也存在很大的差异,但基本意见是一致的就是游离氨对氨氧化细菌的抑制大于硝化细菌。
原帖由 iwawater 于 2011-5-21 23:07 发表 我很遗憾。唐总,您澄清时又把问题说反了。您表达的说法“游离氨对氨氧化的抑制远大于硝化菌,因此导致亚硝化”,我认为您理解错了。你再好好仔细研究一下两种细菌的生理学特性。正确的表达是,游离氨对亚硝酸盐 ...
原帖由 唐一 于 2011-5-22 06:17 发表 对生物反应器而言,反应速度的大小=微生物的比活性*微生物量,因此微生物比活性越高,或(和)量越大,受抑制程度越低(实际上在比活性上反应),则反应速度更高。
原帖由 小舍 于 2011-5-20 13:43 发表 唐总,您好。 人造革废水,废水中有DMF(二甲基甲酰胺),另外洗塔废水每月一次,COD有4-10万,塔顶水出水70-80度。 厌氧分解后氨氮浓度很高(调节池氨氮100,厌氧出水800),出水氨氮比较难达标。 该废水采用 ...
原帖由 唐一 于 2011-5-22 05:34 发表 你好!非常抱歉!又打错了,将“远小于”打为“远大于”,否则也不会出现亚硝酸盐积累。一句话只有第一步速度大于第二步速度才可能导致中间产物积累。 随便多说一句,游离氨是氨氧化的基质抑制,同时对硝化菌抑制 ...
原帖由 iwawater 于 2011-5-22 09:00 发表 唐总,这样三次关键的技术原理表述错误: 一次是原表述:“此外在通常条件下,亚硝化菌(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氮)的生长速度低于硝化菌(将亚硝酸氮转化为硝酸氮)”;用低于词汇肯定是不对的; 第二次 ...
原帖由 菜_菜 于 2011-5-22 09:04 发表 呵呵,高工,还是不要这么尖锐,也可能是打错字了,虽然我看着也不像是打错了,毕竟水网的外边文章也弄错了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会员注册
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中国水网 ( 京ICP证060073号 )
GMT+8, 2022-6-27 13:36 , Processed in 0.049821 second(s), 14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